来源:雪球App,作者: 零薪雇员,(https://xueqiu.com/2699544305/315401125)
存量矿品位下降,铜矿储量增速下滑
一方面,全球铜矿品位进一步下行,开采边际成本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全球铜矿企业Capex下滑,铜矿开发周期变长且置信度下降,导致可供应矿石储量处于长周期下滑中。 在20世纪,全球铜矿品位长期高于1%,最高达到4%,到2010年时下滑至0.62%。
生产干扰频繁,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
在品位下降、储量减少背景下,现有铜矿生产面临的干扰情况越来越多。智利最大矿山之一Escondida曾发生多次罢工,同样的劳工纠纷也多次发生在秘鲁,并造成人员伤亡;2023年底,第一量子所有的巴拿马CP铜矿被迫关闭,使全球每年铜供应量减少400万吨。在长期、短期各种因素干扰下,铜矿供应面临的压力日益加大,全球铜矿产能利用率已连续多年下降,2023年已首次跌破80%至77.9%。
2024年下半年增速或放缓,2025年增长前景待观察
2020年以来,全球矿山产铜保持缓慢增长;2024年1-9月产量为16812千吨,同比增长2.48%,对比上半年2.76%增速有所放缓,根据ICSG预测,全年矿产铜增速为1.7%,意味着下半年矿端供给受干扰将更大。
ICSG预计2025年全球矿山产铜增速3.5%,从分布来看,2025年大小矿山均有增量。但考虑到2024年年初预期较高、年中因各种干扰增速不足,我们认为2025年矿山产铜增量或仍有待观察。
产能增速快于产量,产能利用率下滑
受新发现矿山较少、现有矿山品位降低、开采成本上升等影响,全球矿山产铜产能增长逐渐快于产量增长,矿山产能利用率逐步下滑。
精炼铜:产能过剩下的脆弱平衡
过去十余年,再生精炼铜产量增速缓慢,主要增量来自原生精炼铜。然而,精炼铜产能增速更快,导致全球精炼铜产能利用率震荡下降,2023年全球产能利用率82.39%,较2022年小幅提升,过剩仍比较明显。
从年度时点数据来看,2010年以来供给短缺50-500千吨不等。考虑到全球范围内巨大的社会库存量,再结合月度动态数据来看,在相当部分时期内,精铜供需与库存保持了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库存数量级远大于供需平衡差额,且波动更小,说明在精铜产能过剩背景下,社会库存是供需变化的巨大蓄水池,平抑了供需与价格波动。
产业链视角:矿端供给不足或将持续
2024年年初全球铜矿生产干扰变大,多个铜矿停产,为全年乃至2025年的铜精矿供应增加了不确定性,中国冶炼厂现货TC由90美元/干吨降至个位数,目前维持在11美元/干吨左右,仍在历史低位,反映矿端紧缺,下游冶炼厂经营压力较大,话语权较弱。在安托法加斯塔与中国冶炼厂2024年中谈判中,约定TC为23.25美元/干吨,较往年大幅降低,预计2025年冶炼厂在谈判中将继续承压,TC/RC可能维持低位。
产业链视角:冶炼需求持续增长,矿端供应不足可能加剧
2020年以来,精炼铜产量稳步增长,其中2023年到2024年上半年增幅明显。 结合上游矿山产铜产量来看,两者走势一致性较高,表现出较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矿山产铜较精炼铜有1-2个月提前度。2023年以后精炼铜增幅加大,矿山产铜增幅基本不变,且出现一定波动。
产业链视角:库存高位,仍待去化
库存方面,伦铜、美铜2024年上半年累库,目前库存均在2019年以来高位,伦铜自2024年三季度以来有所去化,美铜仍处高位,去化尚需时日。
铜需求:2025年全球经济恢复仍待验证,新兴领域需求高速增长
全球范围内,目前铜的下游主要需求有建筑、冰箱及电子、电力、交通等,其中传统用途占比较高。特朗普施政核心包括投资美国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回流,但其政策落地进度有待观察;中国铜需求占比最高为电力,其次为家电、交通、建筑等,随着中央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出炉,我国经济有望于2025年逐步复苏回暖,带动铜需求提升。相对于传统用途,风光、新能源车、数据中心、5G基站等新需求高速增长,据我的钢铁网数据,2024-2026年新兴领域占铜需求比重将分别提升至18.4%、21,5%、24.4%。
总结
2023年年底以来,受一系列事件影响,铜精矿供应不确定性增加,2024年实际铜精矿供应增量不及预期,据ICSG预测,2025年铜精矿供应仍将增长,但存在不确定性。上游矿端供给收缩,中游冶炼端持续承压,中国冶炼厂TC/RC2024年大幅跳水,目前仍维持历史低位,2025年CSPT谈判不容乐观。需求方面,铜下游需求广泛,其中风光、新能源车、5G基站、数据中心等增长较快,2025年,中、美两大经济体财政政策均将逐渐落地,有望刺激铜需求回暖。整体而言,矿端供应收缩较为确定,需求端中、美及全球宏观经济复苏仍待观察,2025年铜价弹性将主要由需求决定。
$紫金矿业(02899)$ $洛阳钼业(03993)$ $西部矿业(SH60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