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后,急性期如何缓解疼痛?
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与消肿,缓解局部的肿痛症状;
在受伤急性期可以采取冰敷以减轻肿胀疼痛;
可遵医嘱使用消炎镇痛、活血化瘀类药物;
及时就医并完成复位。
髌骨骨折需要手术吗?
髌骨骨折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也可以采取手术治疗,这取决于髌骨骨折的类型和内外侧支持带的损伤程度,以及个人基本健康情况的综合评估。
髌骨骨折保守治疗的指征如下,如不满足下列条件,推荐均应进行手术 [4]:
骨折分离移位 < 3 mm 或关节面错位 < 2 mm,伸膝结构基本保持完整(腿部可主动伸直);
伴有严重的内科合并症,以至于无法耐受麻醉的患者;
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
髌骨骨折如何通过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微创或髌骨部分(全部)切除等 [5]。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为张力带技术,此外还包括螺钉固定、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固定、钢板固定等。
髌骨骨折有哪些保守治疗的手段?
包括支具固定,如铰链式膝关节外固定支架等;采用物理因子疗法联合运动康复治疗等。
保守治疗的主要优点是缩短住院时间,无需手术干预和麻醉;但其缺点也在于固定时间较长,二次移位率较高。
髌骨骨折需要吃药吗?
需要。
药物的使用请严格遵循医嘱,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根据治疗不同时期的目标,可能需要服用的药物包括止痛类药物,促进循环类药物等。此外,中医药物也可应用。
髌骨骨折的用药多根据骨折损伤的三期辨证治法,初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中期活血化瘀、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后期补养气血、肝肾、脾胃,强筋壮骨为主 [6]。
髌骨骨折可以理疗改善吗?
可以。大部分临床研究表明,采用物理因子疗法联合运动康复治疗髌骨骨折功能障碍,在缓解髌骨骨折疼痛及改善生理功能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7]。
如红外线疗法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液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以及炎性细胞浸润消散,达到缓解组织疼痛、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超声波则能通过机械振动产生热能,通过温热效应,促进局部循环,促进组织再生和骨折愈合。
中频电疗配合中药药物导入,可引起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循环,减轻水肿、疼痛等 [8]。
但需要注意的是,理疗起到的仅仅是辅助治疗作用,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在治疗师的监管下进行的运动康复。
髌骨骨折可以按摩改善吗?
视情况而定。
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来说,应当慎重使用按摩,避免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的髌骨二次移位。
对于髌骨骨折术后,进行了复位并且固定良好的患者来说,遵医嘱下适当的按摩,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软组织粘连的作用。
髌骨骨折需要做哪些康复训练?
如果为保守治疗,早期康复可在第 10 天左右开始,如果练习中有任何不适,应停止并咨询医生:
膝关节的被动屈曲活动(F82)(在无痛范围内进行,逐渐增加活动角度,但在 45 天内不建议超过 90°)。方法可选用仰卧位滑墙动作(F82)。患者仰卧于床上或瑜伽垫上,双腿搭在墙上,利用重力逐渐帮助轻微屈膝;每组重复 15~20 次,每天进行多次练习。
(F.83) 股四头肌激活,无抗阻情况下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患者仰卧于床面上,膝关节尽量伸直,收缩大腿前侧肌肉,保持 10 秒,每组重复 15~20 次,每天进行多次练习。
非骨折邻近关节的主动关节活动,如踝泵运动 (F.12),等。
使用铰链式膝关节外固定支架,在伸展位锁定下借助拐杖进行早期负重等。
此外,保守治疗应当在损伤后的 10~15 天,进行第一次复查以排除继发性移位;受伤后的第 45 天,应当进行第二次复查以检查骨折的愈合情况。
如果为术后康复,早期康复训练同样以非骨折邻近关节的主动关节活动为主。如果练习中有任何不适,应停止并咨询医生。
术后第 2 天可以开始直腿抬高( F.15 )及侧抬腿( G.22 )等练习,术后第 2~3 天开始膝关节的主动及被动活动;
术后 2~3 周开始不负重或少量负重下行走练习 (F.48 F.49);
术后 4 周开始负重练习,如浅蹲等( F.81);
术后 5~8 周,随着骨痂形成组建增多,可在无痛范围内加强关节活动度训练及膝关节周围肌群力量性训练与功能训练。例如,可增加活动度的仰卧位足跟滑动训练( F.73)、坐站训练( F.53)、上下台阶训练( F.21)、弓箭步下蹲 (F.21)。
术后 8 周以后,可进行更高强度的力量及跑跳训练 [9]。
髌骨骨折多长时间能正常走路?
取决于骨折类型、创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所采取的治疗方案。
对于髌骨骨折术后固定良好的病人来说,如果遵循了适当的康复计划,在术后 9~12 周后可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正常走路(步态已经正常),但持续的站立和步行功能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10]。
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来说,在康复早期,就可以使用铰链式膝关节外固定支架,在伸展位锁定下借助拐杖进行早期负重。但恢复正常步行的时间仍然取决于骨折的愈合情况。